有关高中春节作文6篇
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,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,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,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。那么,怎么去写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春节作文6篇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春节,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,合家欢乐、趣事无穷,不信,你瞧瞧……
17号晚,除夕之夜,我们为了好好热闹一下,就去买了一些火炮,来庆祝一下狗年的最后一个晚上。我们把买的天旋、地旋、空降伞兵等火炮拿到小区广场的平台上放。我们先把“七彩缤花”点燃,然后往后退,只见“七彩缤花”冒出了许多颜色的火花,弟弟想过去看看,结果裤子被冒出来的火花烧了一个大洞。我们又接着放“空降伞兵”,姑父把它方向立反了,就没放成,乐的我们哈哈大笑。我们又放了“闪电炮”鞭炮声震的耳聋,我放的既兴奋又有点畏惧,我很快就放完了。轮到弟弟放了,他拿着火炮乱舞,想射我们,结果他的火炮被自己不小心弄弯了,这样好危险呀,弟弟就是有点不听话。姑父就拿起弟弟未放完的火炮继续放,火花四射,我们连连后退。可我后面就是一个1米多高的悬崖,下面又是水泥地,我就头朝地掉了下去,落地后成了一个“大”字,疼的我大叫,妈妈只好背我回家了,真遗憾没能把火炮放完呢。
回到家,我们继续看春节晚会的节目。12点,新年的钟声敲响了,四周鞭炮声隆隆地响起,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天空。我和弟弟开始踩气球了,弟弟见一个大气球怎么也踩不爆,就一屁股坐下去了,可气球又飘到其它地方了,弟弟坐了个空,屁股被摔疼了。我趁机也去坐那个气球,气球到是被我坐爆了,但我也被摔了一跤,我和弟弟真是同病相连呀。眼前的气球越来越少了,我们踩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,只剩最后一个气球了,它可是我的“命根”,绝不能落到别人手里,我把弟弟一推,把气球抢到了手中,弟弟又来抢,结果不小心被压爆了,真是有惊无险。气球踩爆的声音并不亚于外面的鞭炮声呢。
屋里笑声、祝福声不断,拜年了拜年了,我祝大家过年大吉。
在前些天种的土豆还未长出一片叶子,这春节就急急忙忙地赶来了。所有人都给春节接风洗尘,忙得不亦乐乎。
市场上,超市里,大大小小、琳琅满目的年货堆积如山,人们挑选着心仪的年货,又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张贴春联,倒贴“福”字,挂上彩灯和大红灯笼。我家当然也不例外,老妈为了让家里焕然一新,动员全家来了个大扫除。接着再挂上彩灯,又去买了50只蝴蝶样式的装饰品贴得满屋都是。
除夕之夜,一家人坐在桌前吃一顿自制的麻辣火锅,看着春节联欢晚会,其乐融融。窗外还不时传来鞭炮声,而烟花也把黑夜映得万紫千红。
到了春节那天,一大早便要吃一碗汤圆,这意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,而甜甜的糖水则预示着一年中一家人的生活会过得甜甜蜜蜜的。
然而,面对这样热闹的场面,却有人大呼:“年味儿淡了!”
仔细想想,似乎也是,我们眼下的生活,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,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,放放鞭炮,看看春晚,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。
老一辈的爷爷奶奶说:“以前过年,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,一进腊月,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,初八吃腊八粥,二十三过小年,准备果品送灶王爷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”,二十四扫尘日,全家大扫除,还要在床脚点灯,驱鬼辟邪。年三十,讲究就更多了,贴门神,贴年画,贴窗花,祭祖宗,祭天地,祭神灵,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,闹完花灯,年才算过完。“
我认为,在走街串门、迎来送往的间隙,不妨陪同家人一起提笔写春联,自己动手剪窗花,亦或是什么都不做,就只坐在爷爷奶奶身旁,听爷爷滔滔不绝地讲着“过去的故事“。在炉火旁,当你望着老人的皱纹,听着噼里啪啦的炉火声,那年味儿,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出来了。
小时候的春节是齐家一起吃饭,看春晚,放各式各样的烟花,熬到十二点放大礼花。
小时候的春节总和朋友拿着一盒又一盒炮竹,一杆又一杆子弹枪在后庭里瞎闹。
小时候的春节和大人出去拜年,拿着一个又一个红包欣喜,可最终都塞进了父母的腰包。
时间在跑,春节也在变。没有了烟花和鞭炮,放下了子弹枪,红包换成了微信转帐,而我却也能从变化找到永恒——春节饺子的味道。
对我这样一个著名的“饺子勺”,春节没有饺子,没有奶奶亲手包的饺子,何成方圆?还好,奶奶了解我,每次年夜饭,饺子都必不可少。奶奶包的饺子说起来也无特别之处,同样是菜市场买来肉和皮,同样打着皱,同样下水煮,我还是能一口辨别最熟悉的味道。
奶奶做的蛋饺也是一流的。蛋皮刚好煎到金黄,厚厚的蛋皮下是一团敦敦的肉馅,一口下去,还有汤汁流出,弄的每人的嘴巴都油腻腻的,在灯光的照射下惹得让人发笑,而每个人却乐此不疲,一盘又一盘,消失的是饺子,不变的是亲情。
要说亲情最浓的时候,是那包饺子的时候。全家可以一个下午围在桌前包饺。
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,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啦。
春节晚上,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、放鞭炮、吃团圆饭、看春晚,特别有意思,我们家也是一样的。到啦傍晚,我们全家人开始包起饺子来,可我怎么也做不好,不是露馅啦,就是张着个大嘴巴。妈妈看见啦我着急的样子,笑着说道:“小笨蛋,你在面饼里面的中间放置放上少许的肉馅之后,再对折起来,用手捏成扇子的形状,就可以啦,试试看。”我照着妈妈的说法,小心翼翼地开始包。果然不出所料,一个饺子很快就成功啦,我高兴得又蹦又跳的。我一边继续包着饺子,一边体验着收获的喜悦:有些事情真是看来容易,做来难啊;不过,只要我们肯努力,就会走向成功的。
饺子做好后,开始吃团圆饭,一家人欢聚一堂。饭后,离春晚的直播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,我与家人玩起啦扑克,每一局过后,都会有人的脸颊上粘个小纸条,我抱着侥幸的心理,却最终也是难逃劫难。一转眼,到啦八点钟,我与爷爷、奶奶一起来到啦电视机旁,可因为座位的问题吵啦起来,我提议说:“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我应该坐有前面。”爸爸反对说道:“不行,应该按大小个儿来排顺序!”……我们吵着吵着爷爷和奶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坐在啦最前面的位置,而我和爸爸只能坐在后排啦。这时,只见爷爷幸灾乐祸地说:“这就叫做‘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’啊。”我和爸爸互相对视啦一眼,几乎同时叹啦一口气,唉,只能这样啦。
瞧,这就是我们传统的春节,它不仅是个团聚的节日,更是欢乐的节日,我爱春节。
自从跟爸爸回老家过了两次春节,我渐渐对春节有了更多的认识,也开始慢慢理解了平日里忙碌的爸爸,为什么每逢春节都要挤出时间奔波两千多公里回趟老家?原来爸爸的年味在老家,我的快乐也在老家——那儿是爸爸的根,是剪不断的情,是孩子们的天堂。
老家的春节,充满了闰土式的质朴、纯真和浓郁的乡土味。对孩子们来说春节放炮是快乐的,老家有位小我几个月的顽皮堂弟,他的快乐不仅是放炮还有玩火。春节前一天,爸爸带我们去集市去买爆竹,在琳琅满目的爆竹摊里挑选了三盒大礼花和三挂鞭炮。我们无精打采地跟在后面,望眼欲穿地看着散炮,爸爸看出我和弟弟不满的小心思,便慷慨解囊地给我们每人二十元的小费,但要求只能买散炮而且不重样。我们终于任性了一把,心满意足地挑到了自己喜欢的散炮,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放炮了。
我们策划了不同的放炮方式,不同的玩法:把炮塞到拖拉机扶手上的一个小孔里,可以制成一把只会冒烟的,随着几声枪响,大伯的拖拉机扶手被炸得满是焦痕;一会儿我们把炮扔进大铁皮油箱里,弟弟娴熟地拔引线、点火,然后飞一般猫身卧倒,轰隆轰隆的爆竹声响彻云霄;水潭里、矿泉水瓶里、砖缝里、枯井里都记录了我们的斑斑劣迹。弟弟说玩的就是心跳啊。但弟弟还觉得不过瘾提议说:我们去燎山吧(在山上烧枯萎的地皮草),我也就好奇地随便了。
于是我们就蹑手蹑脚地逃出大人的视线朝山上跑去,一路上好奇、激动、忐忑一直充斥着我的内心,爬到半山腰时,我们冲进了一块空旷的树林里,弟弟冲我做了一个鬼脸说:就在这放吧,我也欣然地默许了。说时迟那时快,只见他左手熟练的拿起一个纸筒,右手拔了一把干草塞进纸筒里,然后点着后嘴对着一吹,火瞬间蔓延开来,我们急忙拿起棍子打,挖土埋。点一堆心惊一阵,点一堆肉跳一阵,真是刺激过瘾。
等我们或到家时,大人们一下子就看穿了我们的秘密行动,原来我们的脸上、鼻子上、衣服上都留下了足够的证据,特别是弟弟的头发上还有一撮焦发。燎山的快乐侵入了我的每一个细胞,大人们的叮嘱听着也是云里雾里地绕。而最能体现春节气息的莫过于家家户户隆重的春节祭祀活动了,这既是寻根、哀思也是家风家规。
年三十太阳快落山时,家家户户都要去接先人(家中已故的老人)。也只有男性才能参加这样的祭祀活动,长辈们在前面拿着纸币、香和蜡,我们小辈们在后面拿着一卦卦爆竹,在村口烧纸、点香、磕头行礼,迎接先人。此时,全村爆竹声此起彼伏,礼花满天。先人接来之后要恭恭敬敬地供在每家客厅正面靠墙的供桌上,所有的孝子向先人磕头、作揖和行礼。整个仪式大概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。
年三十晚上,孝子们要在供奉先人的房子里守岁。据奶奶讲一夜不能睡,一家人在一起吃酒、划拳、打牌、聊天不过现在一般熬到两三点就睡了。我一直陪着奶奶睡在大伯家的正房,从除夕到初三每天凌晨四五点天色朦胧时,奶奶都要早起,去蒸热供桌上的祭品,然后再行礼供上新的。接下来的一连三天,每天早晚大伯、爸爸、我、弟弟都要去做祭拜,爸爸的堂兄弟共四家都有已故老人,所以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去这四家祭拜两次,三天下来,爸爸说他的腿都已跪的酸痛不已了。据爸爸说,因去年他的两位叔叔去世了,我们都是带着孝的',一年内不能去村里其他人家串门或祭拜,不然全村五六十户人家都要一一去磕头祭拜的。
这种祭祀习俗一直到正月初三晚上七八点左右,每家每户都要举行送先人大礼,村里又开始沸腾起来了,早上晒炮,下午分纸、分香、分蜡。饭后向先人行礼后,家里的长辈端上一些供品,所有的孝子跟在后面,去先人的坟上送纸币、放炮,大人和小孩都要磕头行礼,春节的祭拜仪式才算结束。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,还没有来得及感受最具年味的社火,就匆匆踏上了返程的路。看着奶奶站在村口久久不愿离去的身影,感受着爸爸在车里的沉默,我似乎理解了乡愁与乡情。
爸爸说:路上奔波的人们就像是一枚枚风筝,不管他们飞的多高多远,引线永远在妈妈手里,这也许就是爸爸每年春节回家探亲的原因吧。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每当我想到这首诗的时候,就想起了以往过年时候的情景,随着时间飞快的流逝一转眼又到过年的时候了,一想到过年的时候可以放鞭炮,我的心里不免有些兴奋!
今年的春节和往年一样,大年三十儿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奶奶家一起过春节。奶奶家的人可真多呀!有叔叔婶婶,哥哥姐姐们… …。大家欢聚一堂真的很热闹!屋子里欢声笑语气氛格外的好,把爷爷奶奶高兴的合不拢嘴!晚上六点多钟妈妈和婶婶一起开始包饺子了,只见妈妈和婶婶飞快的把面擀成了饺子皮,然后一个个漂亮的饺子就诞生了!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做游戏,打扑克玩的特别的开心, 到点了大家开始吃年夜饭,丰盛的饭菜摆了满满的一大桌子,我连口水都谗出来了。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旁边开始吃年夜饭,有我最爱吃的三鲜馅饺子,还有油焖大虾,锅包肉,红烧排骨……都是我平时最喜欢吃的菜!我吃的这个饱啊!不一会肚子就鼓了起来!吃过年夜饭大家一起看电视,爸爸带着我下楼放烟花鞭炮,我们找了块空地爸爸点燃了一根烟准备点火了,此刻我的心情格外的兴奋,因为每年只有过年的时侯才可以放鞭炮烟花,爸爸先点燃了一个大大的礼花,我站在旁边捂起耳朵屏住呼吸等着礼花的开放,等礼花开始喷放出七彩的光芒时我高兴的喊出声来,真的是太漂亮了!只见天空中几大朵菊花开放起来,有红彤彤的,有金灿灿的,有绿莹莹的,在天空中陆续的开放起来,它们在空中不时的变换着形状,一会象春天里的小雨点,一会象冬天里洁白的雪花,还有的象秋天里果树上结满的果实… …。 它们在天空中竟相的开放,把黑暗的夜空装点的万紫千红,象个巨大的花园一样,格外的美丽!
时间过的真快呀,我和爸爸在外面呆了好久,可是我却一点都没感觉到冬天的寒冷,心里反而是热乎乎的这是一个难忘的春节,我会永远都把它珍藏在我的记忆里!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