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精华】高中游记作文合集四篇
在平时的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,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、说明文、应用文、议论文。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游记作文5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4月9日上午,我们乘坐学校大巴一起去三峡大坝游玩。
三峡大坝旅游区占地15.28平方公里,包括三峡工程模型室、坛子岭观景点、185观景平台、近坝观景点和截流纪念园等。
进入观光区后,我们首先来到了三峡工程模型室。在模型前,饱览了浓缩的三峡工程全貌,就如在空中俯视三峡工程,又似置身“山水相连,天人合一”的高峡平湖美景中。出展厅,走进绿如碧毯的草坪,那高高耸立的万年江底石,犹如饱经磨难的老者,坦露着浑身筋骨,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。四面体的巨大截流石,一头扎进大地,好像是在告诉人们,什么是信念,什么是坚定!
观景台因其顶端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。这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最高点。在这里我们可以俯瞰整个三峡工程。例如:雄伟的三峡大坝、高大的水电站厂房、神秘的双线5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等主要建筑物;还有那条生流不息、孕育祖国大地的摇篮——长江。我们站在大坝上,只见江里涌起一层层波涛,泄洪闸的闸门里喷出的水像一条条青龙一样飞出。高峡出平湖,此时此刻的长江如一条柔韧的丝带消失在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,大江东去,承载着祖国的历史与希望!
站在坛子岭上,颇有一种“会当临绝顶,一揽众山小”的感觉: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,都是如此的令人震撼,游客们无不感叹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,啧啧称赞的同时还不忘拿起相机拍下眼前的美景,留待日后再细细品味。
我们信步登上185观景平台,台上已有了不少的观光客。在观景台中央,竖立着水文标尺,上标262。48米。导游告诉我们,这里是大坝建筑的勘测点,也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。站在观景台上,鸟瞰三峡工程全貌,高峡平湖尽在眼底。站在观景台上,让江风轻轻拂面,让心慢慢安静。看江水奔腾,听浪涛拍岸,惊叹的,激动的,振奋的,骄傲的`,万千情感渐渐融入这一江山水。或许只有徜徉在这三峡大坝景区的怀抱,才能愈发真切地感受到“当惊世界殊”的惊喜。
185观景区到“截流纪念园”参观,游览车要经过宜昌西陵长江大桥。三峡截流纪念园,是我们此次坝区参观的最后一站。在截流园内,我们看到七八十棵从库区淹没线以下抢救过来的古大树已移植成活。还有那些巨型的推土机、铲车、自卸汽车等静静地躺在园内,游客目睹这些大型施工设备,仿佛亲临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。
看完三峡大坝,不禁感慨万端,我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辞藻来形容三峡大坝的伟岸,也许只有去过的人才能体会那种感觉:无论你身居高位还是平民百姓,来到三峡,你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。面对大自然,人是渺小的。但对于人类来说,一切皆有可能。
今年夏天,我们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希拉穆仁草原。
在去草原的路上,我们路过了阴山,阴山延绵起伏,山上虽然没有大树,但由于是夏季,还是绿意浓浓的。山下是一马平川,四处看去,大地和天空紧紧相连,看着这样的景观,我不禁想起了我学过的“敕勒川,阴山下,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现牛羊”的古诗,古人描写的太真实了。
一路上我看见有一群群的绵羊和一群群的小牛低着头在安详的吃草,车经过绿油油的田地,特别是一片一片黄灿灿的向日葵时,我高兴极了,恨不得摘上几个带走。我们马上停车下来照相,要把这些美丽的景色带回家作为纪念。路上这些美丽的景色,让我们如痴如醉。
我们终于到了希拉穆仁草原。一进去,就看见一个大敖包,敖包全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堆成的,形状象金字塔,周围都是游人敬献的哈达。哈达有蓝色和白色,来的人都顺时针转三圈再逆时针转三圈,转圈表达的是圆满的意思。
这里的敖包很多,大大小小排成了几列供游客拍照。都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堆成的,上面也绑着蓝色和白色哈达,大家都用这种方式来尊重蒙族的风俗,表达心中的敬意。
我还在蒙古包里吃了饭,蒙族阿姨给我们唱了很多歌颂草原的歌,边唱边敬酒,还给我们献了蓝色哈达。她还告诉我们,蓝色的哈达象征蓝天,白色的哈达象征着白云,绿色的哈达是江河的象征,红色的哈达是火焰的象征,黄色的哈达是大地的象征,蓝色的哈达是最珍贵的。我听了之后懂得了哈达颜色的含义,为自己得到了一条蓝色的哈达感到无比骄傲。
我们还骑了马,我骑的是一匹小马,它很温顺。它的眼睛炯炯有神,身上的毛溜光水滑,看起来主人把它照顾得很好。别的马不让摸耳朵,而这匹马让人摸,所以我很喜欢这匹马。刚开始我特别害怕,不敢骑,后来在爸爸妈妈不断鼓励下,我才勇敢的跨上了马。
刚走了一小会,我就发现我落在了队伍的后面,我很害怕,就叫了起来,我想到前面去。这时一个叔叔轻轻的拍了一下马屁股,马突然往前快走起来,马走得越快摇晃得越快,我觉得就要被摇下来了,吓得使劲哭了起来。这时大家都停下来等我,叫我拉住铁环不要害怕,并且让我走在前头。
就这样,我的马走在了队伍最前头,大家就像在后面保护我一样慢慢的前进。这样骑马我就一点也不害拍了,越走越轻松,越来越觉得草原无限辽阔,到处都是绿绿的,我的眼睛非常舒服,后来都舍不得下马了。
这次希拉穆仁草原游令我回味无穷,回来以后还在想,明年能再去一次草原就好了,因为我太喜欢这片草原了。
今天我和爸爸准备去本溪水洞,早上起来吃点鸡蛋糕就走了。
我们坐12路到二处下,再坐18路到电业局下,我们走到了新鑫体育馆,先看到了一些学生再打篮球,他们的篮球技能真的很好,我看着都快要入迷了。接下来,我和爸爸走到门口,等了一会还没有来,等到爸爸要给他们打电话时,车才来。
上了车之后,我看到有各式各样的人。上了车才知道,还是没有吃饱。车从新华路往左拐,走到宏伟区,弓长岭,在小屯又接了两个人。我想这可能是他们与导游联系好的。在车上,导游与我们讲行走时跟好他的旗子,旗子上的字是走遍中国。第二点:本溪水洞包括旱洞,水洞和中国地质博物馆,旱洞里面很冷,如果不愿意走就直接走过去进水洞。第三点:本溪水洞里的旱洞的石头都是我们自己去观察想象出来的,你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。其实还有很多点,在这里我就略说了。
我们的车大约是九点多到本溪水洞,到了之后,我们下车先去上厕所,然后吃了一些东西,过了一会儿,导游就让我们坐电瓶车来到了本溪水洞。刚才的地方有很多花园,非常漂亮。到了之后,我们选择穿衣服游览旱洞,坐着游艇,我们看到了奇形怪状的石头,有的像观士音,有的像玉皇大帝,有的像哪吒闹海,我很喜欢这些石头,因为这些石头给我带来了吉祥,幸福,我也想发明一个石头回收器,来回收有害气体。我想这些石头肯定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。
游览完旱洞,我们又坐电瓶车去了中国地质博物馆,我们走进去看到了恐龙化石,还有钟乳石的形成图像,我想这些都是很宝贵的,还有鱼的化石,我看到上面的印迹还在。
游览完中国地质博物馆,我们去了公园,我玩了那里的水球,应该是钻进去爬的,我确实不是那么勇敢,过一会儿,我又走了浪板桥,前两次我没敢去,第三次,我终于有勇气去了这回应该向前看,但还是掉进水里了。
下午两点的时候,我们去坐漂流,在河上漂流了半个多小时,其实滑浆是有技巧的,应该把浆立着滑,刚开始我没会滑,最后我会了。漂流结束了,今天的本溪之旅就结束了,今天的本溪之旅是很开心的。
我没去草原之前,关于对草原的所有想象都来自于老舍的《草原》,我对传说中草原的美丽和辽阔充满了幻想和期待。
爸爸妈妈结婚十周年,我终于有机会跟着爸爸、妈妈去看草原。我们去的是云南的依拉草原,听说依拉草原是迪庆香格里拉最大最美的草原,“依拉”在藏语里意思是“豹山”,因传说中依拉草原北边坐落的豹山是一座“神山”而得名。
我们跟随当地的藏族导游一路驱车去到草原,一下车,眼前的景色令我惊叹,但和我想象中的草原有点不一样。老舍先生在他的《草原》中是这样描述的:“在天底下,一碧千里,而并不茫茫。四面都有小丘,平地是绿的,小丘也是绿的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,一会儿又下来,走到哪里都像是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。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,就像是只用绿色渲染,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,到处翠流,轻轻流入云际。这种境界,既使人惊叹,又叫人舒服;既愿久立四望,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。在这境界里,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,好像是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。”而我眼前的这个依拉草原,草已经开始黄了,可能是到了秋天的缘故。听导游说,春、夏两个季节才是看草原最好的季节。但草原的辽阔和成群的马、牛、羊依然让我觉得心旷神怡。
在离我不远处的地方,正好有一小群马匹,它们低着头安详地津津有味地吃着草,一点都不受游人打扰;三五成群的藏民有的坐在围栏边上休息,有的策马来回奔驰玩耍,有的与客人在热情地聊天。好一派友好和谐!
草原上的天空特别的高远和明朗,天空中的云朵特别的洁白和宁静。黄绿相间的原野安静地躺在早晨明亮闪耀的阳光下面,这草原真的像是大海啊!只是比大海寂静;草原就像是一幅没有镶嵌木框的油画,宽广得一眼望不到边际。我远远地眺望,远处雪白的羊群让原本色彩单调的草原充满了勃勃生机。
老舍笔下的草原是美丽的,它是春天的色彩;我眼中的草原也是美丽的,它拥有的是秋天的色彩。我想,每个人眼中的草原一定是不一样的,它可以是夏天,也可以是冬天的。因此,草原的美丽是丰富多彩的!
文档为doc格式